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重屋


「重屋」就是將屋頂的舊葺草添加一層新草,以防舊草腐爛漏水


當年水車寮的屋子,大部分用茅草葺頂,用茅草蓋屋頂材料不使錢,只要到河壩那邊選擇一片長得好的,割回家,攤在禾埕曬乾就可用來翻新屋頂,茅草屋頂省錢卻不耐久,每一兩年就得重屋一次,少則五七年多則十來年,屋頂茅草就必須更換一次


詩經小雅莆田:曾孫之稼,如茨如梁。鄭玄注中說:茨,屋蓋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提到: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蓬茨就是蓬草蓋的屋頂水車寮的客家人自中原輾轉遷徙至此,縱使一千多年來萬里遷徙卻仍舊延續著古老傳統,蓋起草「茨」,但他們稱之為「屋」,農場那邊的人雖然在不同的時間不同路徑自中原遷移至此,語言也漸漸變一成另一種型態現在的台語,他們較富裕蓋的是瓦屋但他們還稱瓦屋為「茨」


他們在一千多年前自中原分手,各自找尋他們的理想居地,一邊持續了實體的「茨」;一邊保留了語言的「茨」,一千多年後再度相遇於此。


重屋的工作是全村集體參與的,不論是哪一戶人家要重屋幾乎都是一戶一丁的自動前來相幫。陰曆123,神明與祖宗揀選的日子到了,天未亮村子的壯丁陸續到我家,凡是全村動員的工作,媽媽總是照例煮上澎派的早餐,今天當然不能例外,雞鴨魚肉是必須的,雞酒最受歡迎所以一定會有,還有象徵喜慶的湯圓,加上自家菜園子裡的時蔬。


待大家用過餐,日頭也將爬上對門山,這時媽挺著肚子在禾埕邊佈置好臨時的香案,阿叔瞇著眼向神明稟告今天的工作內容,並祈求保佑工作順利、這兩天不要下雨,住在這新屋頂底下的人各個平安健康。

阿叔誦過祝禱詞,率先爬上屋簷,接過阿諒伯遞給他的工具,一步一探的走向屋脊,右手舉著剪子,口中唸唸有詞,彎下腰剪斷第一條竹篾,然後伸直腰剪子再次揚起,又唸了一段禱詞,祈求上蒼給予這一家子健康平安與財富,這次他一口氣將整排脊樑的竹篾剪完,這時身手較俐落便給的人一個個緣著屋簷攀上屋頂。


當初茅草是由屋簷望屋脊一層一層向上鋪蓋,現在眾人自屋脊向下一層一層將他們撥離,被阿叔與叔伯們掀下來的竹栵子與茅草,陸續從屋頂上傳遞下來,體型過於武墩或較不靈便的就站在地泥下,把屋頂傳下來的一切拆卸物堆到禾埕邊的菜園裡,作為壓條的破敗細竹竿與漸漸黑霉的茅草將成為未來菜園的堆肥。


過一些時候屋頂裂出了縫,從縫中吐下天光,日頭吐出的細絲竄進屋內,屋裡的光景漸漸顯現,自外面看進去,不再是先前的朦朧不可辨物,仗著天光陸陸續續的看見左側灶下的大灶與堆積的乾柴。慢慢的茅草被掀除,去了頂的屋子一切物品都清晰可辨,反而不太真切了起來,這時走進屋裡,屋裡像縮了水似的,原來的寬敞不見了,各種家俬只是擁擠的排列在裡頭,原來陽光下與陰暗中的空間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