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教師不會發音要憑甚麼考學生的聽寫

漢字的讀音語音與聲韻調的標注之一


教育部為了統一讀音於1999年頒布《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特將其頒布說明節錄如下:


本表為解決一字多音在教學及使用上之困擾而編,編輯目標在使多音字標準化、單純化。審訂原則為


一、審訂以將多音字之音讀簡單化、標準化,以利教學為目標。若多音分讀無必要,意義無干擾者,則併讀為一。


二、審訂以日常用語為主,過於冷僻者暫時不收。因此,遇有所列多音資料為罕用者,則將此罕用之多音資料不列,視為單音字。


三、審訂以口語音讀為主,古典詩詞格律與古人名﹑地名的特殊音讀原則上不考慮收錄。若有需要,方特別注明。(按:就是通常只收語音,讀音若非必要則不收)


四、多音資料審訂細則如下:


1.語音、讀音之審訂:語、讀二音,現今分讀明確,並無混淆現象者,則仍分之。語、讀二音,今讀已混,可取一音者,則訂為一音。語、讀二音,今讀已混,但無法取決訂為某音時,則付諸問卷


按:由於語音的變遷以及採用北京話當國語,造成有許多文字今音與古音不同,「讀音」是古漢語發音、也就是用於古文時用的音,又叫「字音」或「文言音」;語音是現代國語的發音、用於現代口語,現代人寫白話文是根據現代口語寫成的,字詞都必須按照口語的唸法,所以語音也就是「白話音」。


例如「白日依山盡」中的「白」應讀ㄅㄛˊ、因為是古人寫的韻文該以當時的發音唸才協韻,「白花花的銀子」中「白」應讀ㄅㄞˊ、雖然是古代的說法,但唸今音古音都不改其意,讀古文時通常只在韻文與某些專有名詞中才需要以古音發音,其他則免。一字的發音會隨著時間改變,所以一個字的古音可能有多種,也就是說同一個字再不同朝代的文章中出現,可能會有不同的讀音。


2.正讀、又讀之審訂:正讀、又讀以合併為一音,取其較常用者為原則。資料列為正讀、又讀而有部分異義現象者,其異義部分則以歧音異義處理之。正讀、又讀無法取決併為某音者,則付諸問卷。


按:即兩音同義則只取一音、若無法決定該用哪一音則問卷調查,兩音異義則兩音階取。


3.歧音異義之審訂:歧音異義如分用清楚者,則從分之。歧音異義若今讀已混淆,且合併後無辨義之慮者,則合併之。歧音異義是否可以併讀而無法取決時,則付諸問卷。


按:一個字若有數種發音,每種發音各有其意則每種音都收︰若現在發音已經分不清楚,而且不會因為發音的不同而造成意義的混淆,則併為一音。


4.通假字音:凡屬口語及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音,予以保留,列入「通假說明」欄。


按:古字語意未定時常有通用,又當時文人一時想不起來本字而以他字代替,經後人仿效後成俗的用字,與六書的假借字不同。


5.譯音:外文譯音分二類:


A.以字之本讀為準如:「法國」的「法」音ㄈㄚˇ,「俄國」的「俄」音ㄜˊ。

B.特殊語詞,取其當讀之音:「南無」音ㄋㄚˊ ㄇㄛˊ,「秘魯」的「秘」音ㄅㄧˋ)。


按:由於這些是譯音字所以採翻譯的時候該字的發音,也是它的古音或讀音。


6.輕聲:凡屬助詞之固定輕聲則收,如:「美麗的」、「慢慢地」的「的」與「地」收˙ㄉㄜ


按:這是一種西化語,也就是形容詞加了助詞之後變成副詞,這種語詞可隨使用者喜好無限制的創造,而且屬於情境用法,定了規則易遭濫用者的藉口而遭誤用。


凡屬詞綴輕聲原則不收,如:

「桌子」的「子」不收˙

「我們」的「們」不收˙ㄇㄣ

「拳頭」的「頭」不收˙ㄊㄡ等


聲韻畢同之輕聲變讀,不加注,如︰

「們」字音ㄇㄣˊ,變讀為˙ㄇㄣ

若聲或韻因變讀有所改變者,則予加注。如

「噴」字音ㄆㄣ,加注:「嚏噴」一詞音˙ㄈㄣ


7.連讀變調、變音:

凡屬連讀變調、變音字不在審查範圍,如:「一、七、八、不的變調」、「上聲連讀變調」、「句末語助詞變音」、「ㄦ化變音」等。

按:連讀變調係由於在句子中原音唸起來拗口,為了要讓詞句讀來順口予以變調,於本身字音字義並無影響。


以下就變調、變音簡略說明


◆標準漢語的連讀變調以上聲最為明顯(國台閩粵客等語均要變調只是原則不同)。


1. 當兩個上聲字連讀時,第一個字的聲調值變為陽平的調值。例如:

「老鼠」(ㄌㄠˇ ㄕㄨˇ),發音為(即ㄌㄠˊ ㄕㄨˇ)

「總統」(ㄗㄨㄥˇ ㄊㄨㄥˇ)念時要發(ㄗㄨㄥˊ ㄊㄨㄥˇ)

「你好」(ㄋ丨ˇ ㄏㄠˇ)念成(ㄋ丨ˊ ㄏㄠˇ)

這類變調台灣人絕大部分均能自然且正確的發音。


2. 當三個上聲字連續時,則比較複雜,要分析具體情況。


當詞語首二字是雙音節(即它是一組詞彙),而第三字是單音節時(通常它是一個形容詞),首二字都讀陽平聲。如「保管好」(ㄅㄠˇ ㄍㄨㄢˇ ㄏㄠˇ)的發音是(ㄅㄠˊ ㄍㄨㄢˊ ㄏㄠˇ)又如︰「總統好」(ㄗㄨㄥˇ ㄊㄨㄥˇ ㄏㄠˇ)念時要發(ㄗㄨㄥˊ ㄊㄨㄥˊ ㄏㄠˇ)音。


當詞語首字是單音節(通常是修飾副詞),而尾二字是雙音節時(即它是一組詞彙),第二字讀陽平聲。如「總保管」(ㄗㄨㄥˇ ㄅㄠˇ ㄍㄨㄢˇ)的發音是上、陽平、上(ㄗㄨㄥˇ ㄅㄠˊ ㄍㄨㄢˇ)又如︰「蔣總統」(ㄐㄧㄤˇ ㄗㄨㄥˇ ㄊㄨㄥˇ)念時要發(ㄐㄧㄤˇ ㄗㄨㄥˊ ㄊㄨㄥˇ)音。


3.四至五個上聲字連讀時:不論兩音節或三音節的兩組詞組組合起來、其讀法依原詞組該有的讀法讀之即可,如

「總統你好」讀如(ㄗㄨㄥˊ ㄊㄨㄥˇ ㄋ丨ˊ ㄏㄠˇ)

「李總統你好」讀成(ㄌ丨ˇ ㄗㄨㄥˊ ㄊㄨㄥˇ ㄋ丨ˊ ㄏㄠˇ)

「請你保管好」要念(ㄑ丨ㄥˊ ㄋ丨ˇ ㄅㄠˊ ㄍㄨㄢˊ ㄏㄠˇ)

前述三項變調法則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能正確發音無誤。


4. 如果上聲(第三聲)字後接非上聲(非第三聲)字即成輕聲(˙),不論其餘條件。如

「總是」讀成(˙ㄗㄨㄥ ㄕˋ)

其中尚有許多變調特例如「起來」(ㄑㄧˇ ㄌㄞˊ)應讀成(˙ㄑㄧ ㄌㄞˊ)

但在動詞之後兩字都應讀成輕聲,如「長起來」、「動起來」、「吃起來」的時候應讀成(˙ㄑㄧ ˙ㄌㄞ)。

這一類的變調讀法目前在台灣大部分的人已經不太能夠如此發音。


◆「一七八不」的變調:


1. 「一」音(丨)在去聲音節(第四聲)之前讀陽平聲

如「一定」讀成(丨ˊ ㄉ丨ㄥˋ)


2. 「一」音(丨)在非去聲音節(非第四聲)之前讀去聲

如「一天」讀成(丨ˋ ㄊ丨ㄢ)、「一年」讀成(丨ˋ ㄋ丨ㄢˊ)、「一起」讀成(丨ˋ ㄑ丨ˇ)


3. 「一」音(丨)在詞語之間,單字「一」讀輕聲(˙丨)。

但表示序數時或其他情況下,「一」都讀原本的陰平聲(丨)。

以上三項除了輕聲部分台灣人都能正確發音。


4、「七」音(ㄑ丨)在去聲(第四聲)音節或輕聲之前往往讀陽平(第二聲)

「七夕」讀(ㄑ丨ˊ ㄒ丨ˋ)

但現在台灣已經很少人採用這種讀法


5、「八」音(ㄅㄚ)在去聲(第四聲)或輕聲之前讀陽平(第二聲)

如「八卦」讀成(ㄅㄚˊ ㄍㄨㄚˋ)

但現在台灣已經很少人採用這種讀法。


6. 「不」只有在去聲音節前才變調為陽平聲

如「不要」(ㄅㄨˋ 丨ㄠˋ)讀成(ㄅㄨˊ 丨ㄠˋ)

在詞語之間,單字「不」讀輕聲(˙ㄅㄨ)

在台灣前項多數人按照變調法則發音,單字大概沒有人讀(˙ㄅㄨ)


兒化音:北方話常在名詞後接一個兒化音

如「門兒」、「花兒」、「蝴蝶兒」、「美人兒」,其中「兒」不獨立成為一個音節,而是與前一字快速連讀使成一個韻尾。


早期台灣國語的兒化現象較多,但由於台語客語均無兒化,它對台灣民眾來講是拗口的,以至於兒化音使用頻率漸次減少,近來除了少數文人寫文章以外,日常生活的口語中幾乎已經不再出現,但這部份大多數台灣人不認為沒有兒韻是錯的。(這是魯豫冀三省較常有的用法,在中國也不是全面性的用法)


句末語助詞變音︰如「呀」(丨ㄚ)、「啞」(丨ㄚˇ 作為助詞時同「呀」)、「啦」(ㄌㄚ)、「啊」(ㄚ)、「哪」(ㄋㄚˇ)、「喔」(ㄨㄛ)、「呢」(ㄋㄜ)、「吧」(ㄅㄚ)、「嗎」(ㄇㄚˇ)……等助詞於句末當助詞時常要變調


這些語助詞通常在句中沒有字意,其目的只是加強語氣強調說話人語意的態度

如「啊」(ㄚ)在當成句末助詞時須是前面一個字的韻而改變


前面一個字如果是「丨、ㄨ、ㄩ、ㄚ、ㄛ、ㄜ、ㄝ、ㄞ、ㄟ」等韻,則讀成(˙丨ㄚ)亦可將句中「啊」字換成「呀」字,如「你啊」「我啊」「誰啊」「哥哥啊」「好大啊」


前面一個字如果是「ㄢ、ㄣ」等韻,那就變成讀(˙ㄋㄚ)或直接以「哪」代替,如「沒錢啊」「感恩啊」


之前的字如果是「ㄨ、ㄠ、ㄡ」等韻,就要變成讀(˙ㄨㄚ)或以「哇」代替,如「讀書啊」「不要啊」「好摳啊」


前面一個字若是「ㄤ、ㄥ」韻,那就要讀成(˙兀ㄚ),但入聲韻尾之注音符號已被刪除,如「好涼啊」、「好重啊」;前面的音是「ㄓ、ㄔ、ㄕ、ㄖ、ㄗ、ㄘ、ㄙ」的音那就要變成(˙ㄖㄚ或˙ㄙㄚ),如「樹枝啊」「白癡啊」「寫詩啊」「星期日啊」


這一類的變調在台灣的情形與此原則相較是混亂的,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情境變調原則,不論採什麼原則應該都可以算對,畢竟每個人對相同的情境有著不同的感受。


連讀變調純粹是在語體上的用法,在文字的表現上是沒有影響的,在讀一個句子的時候,如果句子中許多字的聲調相同時讀起來拗口,那我們就需要將其中一些字變調,讓句子讀起來順口悅耳?又有時候為了加強語氣而改變聲調、其中有表示驚訝、恐懼、悲傷、憂愁、喜悅、幸福、快樂、痛苦……等。


所以連讀變調的其他例子還非常多,而且它沒有絕對的標準,還會隨著地方習慣的不同而改變,亦可隨著個人依文意的需求在朗誦時隨意變調,所以連讀變調在字辭典中是不標注其變調音,只是在注釋中加註變調原則,雖然有些學者主張要將其列為一字多音,並在字辭典中收入其音,但若這樣那到底哪些變調該收哪些不該收,將永遠無法訂出標準還會讓語言發音漸形混亂,而部頒版的字、辭典是不將連讀變調語音列為多音字的字音。


近十幾年來各大出版社陸續出版許多新字、辭典,數量不下五十本,在陸續查閱之後發現,字典一律不將連讀變調收為字音,而辭典部分則極為混亂,有些辭典在字及詞的注音均注本音,僅在字的注釋中加註變調原則。


有些辭典在字的注釋中加註變調原則,且在詞的注音標注變調音;還有些辭典索性省略變調原則,直接將變調音標注於詞項條目之下。在諸多變調原則中以「一」、「不」與「八」最為混亂,三種狀況互見於各家辭典之中。


一字多音審訂表審音小組審訂音讀時,依循社會流通習慣,改從約定俗成的音讀,如「癌」字讀為「ㄞˊ」,「滑稽」讀為「ㄏㄨㄚˊ ㄐ丨」。

然而部份音讀卻不循此原則,如「誼」統一讀為「丨ˋ」,「液」統一讀為「丨ㄝˋ」。

許多原本動詞、名詞分讀的音也改為一音,如「騎」統一念「ㄑ丨ˊ」(原來名詞如騎兵、騎士、輕騎、念ㄐ丨ˋ)。

「使」統一念「ㄕˇ」(原來出使念ㄕˋ)等。

部份音讀刻意維持某一音讀,也與社會習慣相悖
「莘莘」音「ㄕㄣㄕㄣ」(如莘莘學子大眾讀成ㄒ丨ㄣ ㄒ丨ㄣ ㄒㄩㄝˊ ˙ㄗ)

「扛」桌子一律讀為「ㄍㄤ」(原來兩人合力念ㄍㄤ、獨力念ㄎㄤˊ)

如「骰」音「ㄊㄡˊ」但查查教育部所編的國語辭典中用「骰」這個字構成的辭共有【糞缸裡擲骰子】、【骰子】、【擲骰子】、【藥骰】等四個,四個「骰」全注成(ㄊㄡˊ),但讀時都要讀(ㄕㄞˇ),也就是說「骰」這個字除了以單字出現時念「ㄊㄡˊ」以外都讀成(ㄕㄞˇ),那就表示這個字在實用上的讀法永遠要和其注音不同。


漢文字的成形與變革


文字的起源


文字是人與人溝通的符號系統,現代文字是語言的書寫形式,一般認為,文字是文明社會產生的標誌。人類的文字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文字在發展早期都是圖畫形式的表意文字(象形指事會意等類型文字),發展到後期大都成為記錄語音的表音文字(拼音文字)。


形意文字是一種圖形符號、只代意函而不代語音的文字系統它是最早期的文字,相當原始,並不能用於記錄語言,大致可以分為刻符、岩畫、文字畫和圖畫字等型態,是早期人類將事物以圖形記錄下來的一種方法。由於常常需要將記錄的訊息傳遞給他人,經過一段時間,漸漸形成共同的約定用法,於是各個圖像的表記便成了文字,此時的文字自成一體,和語言並沒有任何關係,是為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是一種圖形符號既代意函,又代表語音的文字系統。 意音文字象徵著文字離開了原始時期進入到成熟階段, 發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意音文字很少,有西亞的丁頭字、北非的聖書字和東亞的漢字。丁頭字和聖書字早已無人使用,漢字成了當今世界上唯一被使用的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本身除了表示文字的意涵同時也代表著文字的發音,一個字常有表意的「意符」,以及表音的「音符」,如水、火、日、月、心、人、舟……等常用意符常出現在文字中,被用來當作文字的意涵符號。又如雚、工、東、包、巴、冒、方、可、弗、孚、干、……等字也經常成為其他文字的一部分,只是他們通常被用來當作文字的音符零件。


所以當我們看見一個字裡頭含有「水」(有時寫成「」)這個意符,就表示這個字帶有水或液體的意思,如江、河、海、池等自然形成的水域,汗、尿、淚、涕等身體的液體排泄物,汞、漆、酒、溴等自然界液態物質,流、沖、沃、注等水的形行徑狀態,浪、潾、湍、渦等水面形態,泛、沒、泡、浸等物體在水中的狀態,湯、汁、漿、油等液態物質,沼、津、洼、涯等因水而成的地理狀態,泅、涉、潛、浴等動物在水中的動作,涸、浩、淺、淼等形容水勢多寡,溶、浹、潤、滑等水對它物造成的作用,混、濁、清、澈等水的透視度,汆、煮、蒸、滷等以液體烹煮方式。所以我們在意音文字中可藉由意符揣摩出其字意類型的範圍。


意音文字中也帶著聲音的符號,也就是在文字中我們除了可以判斷其字意以外,通常還可判斷其字音。表意的文字其字意可保存數千年,音的保存則較為不易,但漢字約有近百分之九十是形聲字,所以他也相當的保存了原始的字音,如凡是帶有「雚」音符的字通常發「ㄍㄨㄢˋ」的音,他們有灌(灌溉)、罐(陶罐)、鸛(鸛鳥)、觀(道觀)、爟(舉火或烽火之意)、瓘(玉名)、矔(指眼神專注或怒目而視)、鑵(同罐但為金屬製品)他們都讀作「ㄍㄨㄢˋ」,但每個字有著不同的意符,所以他們隨著意符的不同有著迥然的意義。


又如芳(芬芳)、枋(樹名或方形木柱)、鈁(方鐘、一種量器)、坊(街坊、作坊、牌坊)、邡(地名)、閍(宗廟的門)等字,他們都讀方,但隨著意符而意義迴異,我們不但可從聲符判斷字音還可藉意符摸索期字義。有些字如江、河在說文解字的說明中提到他們是形聲字,江讀作工,河讀作可,乍看之下實在令人不解,那是由於各地方語音的逐漸加入,歷經數千年的語音變異,使得現代的字音與古代不同。但是粵語、客語、閩語等保留較多古音的語言,在文字的讀音上較能顯現出其原始字音,如台語江與工二字發音就相同。


拼音文字又稱字母文字,是繼形意文字和意音文字之後人類文字演進的第三個階段。絕大部分的拼音文字都是由形意文字及意音文字演變而來,其文字符號不再代表意涵而僅代表語音,也就是這種文字本身的圖像意函及聲音意函已經不存在,文字本身僅代表某種語言的發音符號,就如同目前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以及中國使用的漢語拼音,如果我們使用注音符號或是漢語拼音來書寫,那漢字就變成拼音文字了(也就是小學生剛開始學習國語時,全部都使用注音符號所寫出來的句子,以及近來年輕人常使用的火星文就是漢字拼音文字化)。


由於拼音文字只要能夠將其念出來就知道它的意義,而且書寫符號非常儉省,又易於書寫如英文只要認識26個字母就能書寫與閱讀,所以初學者容易進入狀況,以致於絕大部分文字朝拼音化演進,而現在世界上流通的文字除了漢字以外全都是拼音文字。


漢字(除了台灣政府稱「國字」以外,絕大部分場合及國家都稱為「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意音文字書寫系統,推估可追溯4000年以上。由於表意文字特性,讓漢字可以跨語言使用,只是同ㄧ個字在不同語言的發音不盡相同,它曾經是東亞地區唯一流通的文字。日本目前官方語文中有使用漢字,越南、蒙古、韓國、朝鮮曾在官方語文中使用漢字,但現在已不再使用。


而漢民族的各分支語言亦可由漢字書寫,如台語、客語與粵語,由於香港長期隸屬英國租地使粵語的書寫體被保留住以外,其他語言如客語及台語已被政治的打壓造成斷層,許多新生及外來的辭彙已不知該用哪些字來書寫,現在除了七八十歲以上而且小時侯曾受過漢文私塾教育的極少數人、還能以漢字書寫古典台語及客語以外,大概就只有學者教授了。


約定俗成確定了文字的共通性


人類有彼此共同瞭解的意念,表現在能彼此互通的語言上,而語言即代表人的意念。所以語言可以將某人心中的意念傳達給他人,但語言必須面對面口傳才具功能,聲音不能及遠,有時能靠他人轉達,但原始意念可能因而失真。有了文字以後增加了傳遞訊息的方便、廣度以及時效,而文字的形成大部分源自於語言,有了文字人與人面對面交談不再是絕對必要的。


但文字創造之後要如何確定所有人都能認同它呢?《說文解字》裡講到象形字是這麼說的「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日」字古時候寫成「⊙」,其實在尚未創造「⊙」這個字以前,它的語言型態早就流傳很久了,只是一直未曾出現書寫型態罷了,但是當「⊙」這個字被創造出來之時,到底由誰來決定這個符號代表的就是掛在天上圓圓亮亮炙熱的發光物體呢?又未什麼不用「○」來代表它呢?許慎說它像日之形,但它也像滿月、鏡子、月餅、西瓜、球……乃至於一切圓形的東西,若以象形字的原則,「⊙」與「○」這兩個圖像也可以用來代表一切圓形的東西,為什麼「⊙」偏偏代表了太陽?


原來每個語意在造字之初,同一種圖像符號常常在不同地區代表不同語義;通常在不同地區也產生許多不同的字代表同一個語意;而相同語意及相同字源的字,寫法上也有筆法與造形差異。如筆這個字,許慎說文提到「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所以我們每天要用的筆,秦朝以前有「聿、不律、弗、筆……」等不同文字都表示書寫時所用的筆;同一造字法也有不不同的造形寫法,如甲骨文「妹」有…等寫法,「因」有…等寫法,「孕」字有…的寫法。


既然一意可能多字、一字也可能多意;一個字在不同的地區可能代表不同的語意、一個語意在不同的地區可能由不同的字來表示,那古代人要如何透過文字來溝通與傳達訊息呢?所幸老祖先們經過無數人的共同意志,漸漸的公認出每個字的單獨表意,以及每個語意的單獨用字,所以「⊙」成了太陽的獨占標記。


荀子說的好「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他所說的名就是文字,約定就得到了民意的公認,俗成就成為歷史的根據,使用未經約定俗成的字就不適宜,所以「約定俗成」就是歷代用字的標準。


雖然文字經過約定俗成,漸漸的該被統一了,但古代交通不便,商周小國林立,約定無法及遠俗成僅在交通方便的範圍,各國文字只在國內「約定俗成」,但出了國境就又成了另一套「約定俗成」的寫法了。


秦楚齊燕趙魏韓用的都是漢字,同樣的物品常有不同的名稱,相同的字各有各的筆法,大體相同小處卻多有差異。周宣王時命令名字叫籀的太史製作文字教科書,後人稱這本教科書為史籀篇,但由於宣王末期周天子權儀僅剩王畿,這種情形一直到秦朝統一天下,所以史籒篇並未推行至各諸侯國,以致周朝文字未能統一。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有感於文字紛亂繁雜、書體不一致,於是命李斯就當時的各國文字,做一次總整理,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並禁止使用他國文字,於是漢字第一次統一於秦朝的小篆,由於秦始皇同時採納程邈所訂的隸書,種下日後流傳千餘年的楷書種子。


書法家均認為小篆圓轉字體挺拔秀麗,但隸書省略筆劃並化圓為折易於書寫(當時的筆較硬書寫不易圓轉),於是隸書漸漸被士人「約定俗成」為當代標準字體,也成了後代1800年的文字基本字樣,所以郭沫若說「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採用了隸書」。


隸書將小篆的圓轉改為方折,漢朝人將它增加「潑勢」,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漸漸的將潑勢訂出了規則,即所謂的側、勒、努、趯、策、掠、啄、磔諸法,永字正好符合這八大法則,其第一筆的點叫「側」,第二筆的橫稱「勒」,第三筆的直是「努」,第四筆的勾名「趯」,第五筆的左挑為「策」,第六筆的左煙邊向下撇稱「掠」,第七筆的右上向下撇係「啄」,第八筆的右邊一捺謂「磔」,這就是流傳至今的「永字八法」,也由於這些筆法的修改,隸書漸漸的轉變成為後來的楷書。


文字的變異


我們的文字就定型而不曾變易或增減嗎?當然不是,文字表意有時而窮,造字之初並不齊備,不足的後人漸漸補上,像凹凸二字就是唐朝才補的新字。新的東西新的事情陸續的產生,舊有的文字不敷使用,於是必須創造新字,例如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種,但陸續發明了「舨、舢、舫、舲、艇、船、舼、艀、艋、艎、艕、軁、艟、艨、艦……」,分別為了容形其大小、材質、樣式、美醜、形狀、動力、功能、有無屋頂、有無窗、有無夾層、有無座位、有無火器……。


各式各樣的字不斷產生,其中絕大多數是形聲字,再加上極少數會意指事與象形字;同時也有各式各樣的字不再被人們使用而漸漸消逝。


還有些字被人們解釋他字而借用(如轉注字),或原本無字只有語音而借用他字(如假借字),亦或被時人誤用、誤寫,漸漸變異,重新「約定俗成」。一個字有了新的用法,如「自」,其原意是指鼻子,大約在唐宋時期才假借用來指稱自己;又如「西」,原指鳥棲,是黃昏倦鳥歸巢棲息的狀態,因為發生在太陽西下之時,所以被引用為表示太陽下山的方向,所以現在西字被借用來指方向不再是鳥棲。


有的變成一字多義,如「閒」,本來意指「兩者之間或縫隙」,後來除了意指中間以外又多了「空暇」(如農閒)、「與正事無關不要緊的」(如閒錢)、「靜悠」(如安閒)、「隨意不經心的」(如閒扯),如今的閒字只剩引申之意或竊佔閑而成休閒,而他的本意被現在的「間」字所取代。再如「苛責」一詞原作「訶責」,古人常以苛字代訶,漸漸的原詞被人淡忘,現代人只知新詞不知原詞。


這些文字的變異是誰造成的呢?古代識字的人少,一般人通常目不識丁,只有少數人能讀書識字,能夠解字造字之人必定是箇中翹楚,但沒有規定誰才能解釋文字,又誰才能創造新字。所以大儒為人解字還因為需要而造新字,但庸儒也會效顰學步。


顏之推就認為當朝世間小學不通古今,顏氏家訓中寫道「古無二字,又多假借,以中為仲,以說為悅,以召為邵,以閒為閑,如此之徒,亦不勞改。自有訛謬,過成鄙俗‥亂旁為舌,揖下無耳,奮奪從雚,席中加帶,惡上安西,鼓外設皮,鑿頭生毀,離則配禹,壑乃施豁,巫混經旁,皐分澤片,獵化為獦,寵變成,葉左益土,靈底著器,率字自有律音,強改為別,單字自有善音,輒析成異,如此類推,不可不治。」其中有些錯誤的用法流傳至今已成了現代人的常態用法,也就是又被約定俗成變成現代的正確用法。


當時文人學了六書就紛紛自創新字,如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上百下念為憂,上言下反為變,不用為罷,左追又來為歸,更生為蘇,左先右人為老,上文下子為學,老女為母,覺學從與,恭泰從小,匱匠從走,耕耤從禾,美下為大,極下為點……。


當時書籍完全依靠傳抄,前人寫錯後人便跟著抄錯的字,無從查察改正,所以南北朝的經學家,就有經過考訂文字的定本或稱正本。唐太宗就頒訂了顏師古的《五經定本》,統一經書文字,顏師古本父、祖家訓做《字樣》一書,這是最早的字樣學書籍,當代共傳號為顏氏字樣,師古姪孫顏元叔《做干祿字書》


他把通行的文字分為俗、通、正三類「所謂俗者,例皆淺近,唯藉帳文案券契藥方,非涉雅言,用亦無爽,儻能改革,善不可加。所謂通者,相承久遠,可以施表奏箋啟尺牘判狀,固免詆訶。所謂正者,竝有憑據,可以施著述文章對策碑碣,將為允當。」


顏真卿將叔父的《干祿字書》書寫刻石,這本書被廣為拓印流傳,士人競相習其字體,由於這本書有正確的見解,在加上一代楷書宗師的名氣,繼以後人補其闕漏使之擴充完備,如張参的《五經文字》,唐元度的《九經字樣》,致漢字楷書的統一於焉完成,漢字再次「約定俗成」統一於楷書。1200年來漢字字型穩定統一狀態,一直延續至國共分據海峽兩岸前,中國漢字稍有增添少有變異。


政治與工業經濟因素造成文字變異的另類約定俗成


為了讓漢字易於學習以降低文盲,中國做了文字改革,1956128發布《漢字簡化方案》,19645月審定通過《簡化字總表》,正式推行簡化字 1977年公佈《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試用一段時間(約八年)後因為字形過於簡單且混亂、於1986年正式宣佈廢除並恢復《簡化字總表》一直使用至今。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發布了和《簡化字總表》相同的簡化字表,現在簡化漢字主要通行於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東南亞華人社區;繁體漢字則通行於台灣、港澳和美洲華人社區(自1997年港澳歸還中國後,該地區也漸漸的改用簡體字)。所以從人口比例來講簡化字成了絕大部分華人日常使用的文字(約佔華人總數的96.5%)。


台灣在日據時代就有完備的漢字鉛字印刷系統,當時所用的字體為「明體」,其字形是由美國人姜別利(William Gamble)於1859年將上海美華書館所製的六種字體傳入日本,並指導日人本木昌造(被日人尊為日本近代印刷之父)電鍍字模製造法所成的字體,因為仿自明朝萬曆年間的字體,故稱為「明朝體」。


日本的明朝体實際上是宋朝木刻版字體,其字型完備並風行於明朝,在日本以外地區均稱宋體,而台灣則宋體明體兩名並稱。若嚴格的區分應該說「明體」是「日本漢字」而不是「中國漢字」(當時漢字是日本的通行文字之ㄧ),也不知是當初制定時不夠嚴謹還是文化上的基本差異,以致很多明體的字體與我們傳統寫法不同,有許多字基本筆法不同,還有些與造字原則不甚相符。(其中一些細節尚待考證,方知其差異源自美華書館,亦或本木昌造。)


繼鉛字印刷發展的照相打字印刷,在台灣所用的字形幾乎完全出自日本製作,最有名的有兩家:一為石井茂吉所創辦的寫研公司,另一為森澤信夫所創辦的森澤公司。而這兩家的創辦人也是第一台日本照打字機(1929 年發表)的共同專利發明人,龍頭寫研公司於1975 年發表《石井明朝體》、《本蘭明朝體》傲立於印刷字形產業,另有森澤公司的《龍明明朝體》。


而這三套字形也都引進到台灣市場,廣為台灣印刷業所用的為《本蘭細明朝體》,一直到今天,此套字及其衍生設計字形,仍佔據著台灣大部分的印刷文字版面。而早期台灣電腦採用的字形,大多離不開這兩家字形產品的影響。微軟亦採用之並陸續修改成「細明體」及「新細明體」,而且微軟並將它預設為優先字體,也就是說當我們在電腦上打字時,如果我們不選擇字形,windows一律採用「細明體」,而不是較標準的「標楷體」。


細明體與標準字體較顯著差異之字形比較表,若您的電腦已安裝微軟公司近年開發的新細明體更新套件或者是2007的版本,那將看不到下表的文字差異。


細明體

標楷體

說明

匕疑匙

匕疑匙

匕裡面是一橫不是一撇,在文字中唯有立地且在文字右邊時才要勾起,其餘則免,但細明體一律帶勾,而且中間為撇,與原字不符。

又女弓夷

又女弓夷

又應當閉口,女應當出頭,弓字若按細明體,其形應四劃才能寫完而非三劃。

木集米

木集米

米字下半部與木字當部首且在字的下半部時,標準字體一撇一點,細明體採一撇一捺。

殳設

殳設

殳音(ㄕㄨ),殳字上半部似几但不帶勾,凡帶殳字根的字細明體均採帶勾寫法。

幺比氏韋

ㄠ比氏韋

ㄙㄠ比氏韋玄艮至衣辰長食…等字字形略異,且依其字體筆劃需多一筆才能書寫完成。

示神禕

示神禕

示在當部首時,細明體寫法不一致。而標準字體採神的寫法

糸維

糸維

糸當部首放在自的左邊時標準字體寫成三點,但細明體一律寫成像小字型。

肌骨龍肺

肌骨龍肺

肉部,內部形狀是肌肉的象形,在細明體中全採用月與造字原則不符。肺從巿(ㄈㄨˊ)不從市。

舟部標準字體採兩點,細明體下一點採丨的寫法。

虍虎

虍虎

虍(音ㄏㄨ)部,標準字體裡面是七字形,細明體採帶勾寫法。

艹草

艹草

艸部即艹字頭,原字為「艸」簡省而來,細明體一律採三筆連寫如「」,與造字原則不符。

言部,標準字體採最上為一點且與下面的橫筆連接,細明體採一橫。

辵過

辵過

辵部自古兩種寫法皆有,細明體亦與標準字形不同,凡是辵部都寫成如()。

酉部,標準字體內部獨立的一橫(原字為容器外型及其刻痕),細明體將之連結到兩側,另外兀標準字體無勾細明體則有。

雨部,其雨滴狀,細明體與標準字體明顯不同。

韋部,標準字為轉折共9劃,細明體變為兩筆共10劃。

鬲部(ㄌㄧˋ),自古兩種寫法皆有,但標準字體採用「」,細明體採用「」。

依造字原則,其中「田」字該出頭像由且與上半部「一」自連接,如細明體所寫,但標準字體採「黃」。

上面一丿,標準字體與糸字分離,細明體則相連接。

次從欠二聲是形聲字,標準字體採造字原則,細明體則寫成「」部。

直研

直研

標準字體與細明體選用字形不同。

原字義採三人成眾,標準字體依原意,細明體字形原意已失。

觀歡鸛罐

觀歡鸛罐

雚(ㄍㄨㄢˋ)字根,其上部正確應為,細明體寫成「」。